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

广积

佛经裡面讲,要广积福慧资粮。
为什么?目的就是要成正觉。
没有福慧资粮,因缘不具足,就不能成功。
所以,福慧资粮就是方便。
成道很重要,方便也很重要。
成正觉是我们所追求最高的道,
此外,三皈、五戒、十善、八关斋戒、
菩萨戒也是道,这些都是方便;
没有这些方便,我们的福德、
智慧就不具足、不充实。
http://www.facebook.com/julia.gek?ref=tn_tnmn#!/groups/135542126571993/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利人

「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
鼓励大家,以利人而爲利己,
但不是先利己以后再利人。
不过,我们一定是先努力成长自己,
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长他人;
但成长自己的目的不是爲了自己,
而是爲了他人,那麽你就会有安全了。
 我个人一生之中都在求成长,爲了什麽?
爲了「佛法这麽好,知道的人这麽少,误解的人那麽多」。
爲了弘法,所以必须要自我充实,自我成长,
而且是一边充实成长,一边弘法利生、
广结人缘,这样同时更成长了自己。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聚会

 
                                                  莲心素食餐厅(结业周年)
卫塞节佛法分享聚餐会我们在莲心素食餐厅庆祝也是结业周年双喜。三十多位师兄结业后邀请师父同庆欢乐共聚一堂,

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

卫塞节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 
      願彼五濁眾生類 速證如來淨法身
      戒定慧解知見香 遍十方剎常芬馥 
      願此香煙亦如是 無量無邊作佛事
      亦願三途苦輪息 悉令除熱得清涼 
      皆發無上菩提心 永出愛河登彼岸』

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净莲

「净莲深栽浊世中」,我们生活在五浊恶世中,
不必逃避,要在心田里存养佛法、如同清净的莲花,
在污浊的泥土里一样吐出芬芳的香气来。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扰攘


Posted by Picasa

面对万丈红尘的扰攘,人有时候难免会有妄想,
有烦恼,有是非,有差别。如何去除妄念杂染的心呢?
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
”所以我们要有菩提正觉,用正念去清心
用禅定来养心,用念佛来净心。
做到心清如水,视荣辱升降为过眼烟云,
可将外界一切干扰拒之门外,
自得其乐,乐而心身康泰。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纪念日





Posted by Picasa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
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
别和他人争吵,别和自己争吵,别和命运争吵,
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
随遇而安,心常满足。你随和,
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
苦闷的是他自己。
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的幸福靠随缘
纪念日----20 -5 -1973

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

洛杉矶




哥哥的女儿带了外甥 Jayden 从美国洛杉矶回国度假一个月,大家相约到怡丰城聚餐,,
11-5-2013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四重恩


Posted by Picasa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第一恩是佛恩。意思是要感谢释迦摩尼佛来人间给我们讲佛法。
佛经是记录他讲的法。读了佛经可以让我们开智慧。所以第一要感谢佛。
但不只是感谢释迦摩尼佛一个,要感谢十方三世一切佛。
因为在释迦摩尼佛成佛以前是燃灯古佛当他的老师。
还有很多菩萨,其实在他方世界已经是佛。

第二恩是国恩。因为大千世界有无量多的国家。
先不说这么广,光是在地球上的国家中,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佛法。
所以我们生在了有佛法的国家。
而且在这个国家、这个时期的领导人是不反对佛法的。
如果我们生在古代灭佛运动时期,那就没有机会接触佛法了。
或者我们如果生在当今没有佛法的国家或地区。像非洲好多地方。
那么我们想学佛也没有条件。所以要感谢我们现在所处的国家和领导。
生在这个学佛条件非常好的时期,我们真的要努力。

第三恩是众生恩。感谢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众生。
包括我们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众生。
看得见的就像我们每天在大街上遇到的人。
特别要感谢的还有指导我们学佛的老师。
看不见的众生像我们的列祖列宗等等。
就我们周围来说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
还要感谢在学佛路上给我们制造困难以至于让我们学佛更精进的人。
遇到顺境我们要更加精进,遇到逆境我们要更加珍惜。
所以我们要感谢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因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习气,经常提醒自己对治自己的毛病,
好让自己学佛更精进一些。

第四恩是父母恩。没有父母生养我们,供我们上学识字。
我们也没有机会学佛、读佛经。
所以每读完一部经都要回向给自己的父母,
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社会上好多人感觉学佛的人是在搞迷信。
什么是迷信?我觉得就是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也跟着人云亦云。
要是你搞明白了就是正信,不是迷信。
在我所能接触到的书里面只有佛经是天天提醒我感恩的。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一个时期学习佛法。
是通过读佛经让我时刻保持着感恩的心。

四,《阿含经》

四、原始圣典的价值

(一)现存圣典的部派归属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阿含经》其实都是部派所传的诵本,故而导师说,现存的《阿含经》有很多部派的色彩,并认为若想读通《阿含经》就不能只读《阿含经》,必须要涉及论典,尤其是龙树论,透过龙树的辨正,对于《阿含经》所隐含的部派色彩才能看得清楚。

导师说:「在我看来,大乘经有演绎整理的痕迹。」大乘经确实有很大的部分是佛说,但是也有很多演变与整理的痕迹,但要说它全是后人的假託,未免有点过火,这实是否定大乘佛法的言论。按照《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的结论来看,可以明白一项要点,虽然有些不是佛亲口说,但是大乘佛法的经义,绝对没有离开世尊的精神。导师效法龙树以三法印判摄真伪佛法的準绳,即使非佛亲口宣说,然只要吻合三法印,其就是佛法。

反过来,「小乘经律,虽比较接近佛教的原始态,但也未尝没有相当的变化。」《阿含经》全都是佛亲口说的吗?不是的!有些是佛弟子(在家或出家)说的。所以,若要把这些经说成非佛说的话,或把这些经拿掉,《阿含经》的经数也所剩无几了!导师以为,应该用佛法的正见判摄是不是佛说,而不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佛亲口说才是佛说。由此得知,无论是大乘经或是《阿含经》与律,两者都须兼顾才对。而且还要从中洗鍊神化的、神秘的,或者是适应众生的部分,明察之后,才能看清纯正的佛法以及世尊的本怀。

其次,导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等书曾考察现存的《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长阿含经》是法藏部的诵本;《增壹阿含经》是大众部末派的诵本,并已有大乘思想;《别译杂阿含经》可能是饮光部的诵本。至于巴利藏五部,则全是赤铜鍱部的诵本。

(二)部派对《阿含经》的错解

部派对于《阿含经》的解释,有一些并不很圆满,像四无量心:慈悲喜捨。论师认为,它只是世俗禅定的其中一种方法而已,而且无法获到解脱。在部派中,普遍皆认为四无量心是属于假想观,为什么?因为它的所缘很多,能够成就的定力很有限,不容易得深定,更何况得智慧?所以四无量心属于假想观。

但是,在导师的研究发现,《杂阿含经》当中就有记载质多罗长者曾说:无量心如果能够空于贪、瞋、痴,它的境界是可以获得无漏解脱的,这当中必须要了知:四无量心与七觉支俱修的内涵,才能顺利导入于解脱的境地。导师认为,《阿含经》蕴含着很多思想的特质,但在部派的论典中并没有给予圆满的诠释,故而导师透过龙树论,或现存的《阿含经》,一一的予以观念的修正,且告诉我们,有些世尊本怀的阐发,要到大乘佛法中才有透彻的显露,就如无量心解脱的深义,直到大乘三种慈之无缘大慈,才再度的被发挥出来。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三、《阿含经》

三、《阿含经》性格的认知

(一)《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对定慧的不同性格

导师在《性空学探源》有分探两个很重要的思想,一是《杂阿含经》的性格,一是《中阿含经》的倾向。导师说,《杂阿含经》谈了很多以观慧为所缘的三昧,像空三昧、无相三昧等,非常重视真实智慧的体悟,定也许已经融合在这裡头,或者是没有刻意的去强调;但是在《中阿含经》则不同了,《中阿含经》比较重视禅定的修学次第,以及禅定的建立,所以跟《杂阿含经》的性格迥然不同。导师说,这两种性格其实对于后代影响很大,像大乘经重视种种的深定,是继承《杂阿含经》定慧综合的风格。导师在着作中经常分析,《阿含经》的思想风格很多样性,绝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声闻佛法而已,《阿含经》隐藏着许多大乘佛法的精神,值得我们探索其间的思想渊源。

说一切有部把定慧分别的很清楚,反而忽略了真慧的禅定次第化,如不动、无所有处、空等等。如导师在《空之探究》(p.33)中说:「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无所有──无所有处道,修无常、苦、无我我所空,是空观的别名。无所有处定,是空观的禅定化。」意思是说:这些三昧的修学,若有正知见破除我执的话,无所有三昧就可以引导我们到解脱,反则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这些三昧即显示出《杂阿含经》定慧综合的风格。

对于定慧分别的风格是时下许多禅法的特质,有一些系统的禅法教导说,在修定的阶段就不可以同时也想学习修观(无常、苦、无我的共相观),除非修定已修到一个基础了,才允许你进入修观。

导师提供很好的思想给我们参考,也由此我们才会体会这两类风格没有对错的问题,是根性适应的不同而已。

就如之前所谈的空三昧,明显的就是定慧综合的修法,我们不妨想想,如果修行人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能够守护着自己的心念,不离开正念正知,且不随爱染的话,对于五欲的远离、五盖的降伏,肯定会越来越淡,我想此人虽然没有整天盘腿,但是能说他都没有定力吗?不管定力是浅是深,然其表现的却是定慧平行的发展。而此类风格在大乘佛法最为显着,也由此获知大乘三昧的渊源与《杂阿含经》定慧综合的特质,甚为一贯。

(二)四部《阿含经》的理趣判摄

导师很早就发现四部《阿含经》有不同的宗趣,于民国三十三年导师在介绍《阿含经》的时候,就懂得运用龙树的四悉檀判摄四部《阿含经》的宗趣。后来当导师看到觉音论师为四部《尼柯耶》所做的注释名称,更确切的肯定其不同的宗趣倾向。

《长部》相当于汉译的《长阿含经》,《长部注》的名称为「吉祥悦意」,可对应四悉檀之中的「世界悉檀」,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某些众生先要让他对佛的功德起爱慕心,适应众生的好乐,然后给他简单的佛法。再来,《中部注》(相当于《中阿含经》)是「破斥犹豫」,对应「对治悉檀」,比如说:贪行人该修什么对治法?要修不净观;瞋行人要修慈悲观等等。《相应部注》(《杂阿含经》)是「显扬真义」,对应「第一义悉檀」。最后,《增支部注》(《增壹阿含经》)是「满足需求」,对应「为人生善悉檀」。

导师说,其实四部《阿含经》都有不同的偏重,所以,我们若要瞭解佛法最深奥的道理,则须读《杂阿含经》,《杂阿含经》即显扬真义,谈最多戒定慧的地方。当然,导师也有交代,《杂阿含经》裡头也还可以再分四悉檀,绝非单一偏重的特质而已。这些大方向的认知,对深入《阿含经》或掌握整部经的宗趣相当有帮助。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二、《阿含经》

(二)二谛并重,才能阐述佛教心髓

导师在《中观论颂讲记》提到:《中论》虽谈二谛,但还是重于胜义。所以,若不读《阿含经》与毘昙,可能有忽略法住智的危险。大乘经或者空相应经着重在谈空,《阿含经》跟毘昙比较大的篇幅在谈缘起中道。因此,若能从《阿含经》和毘昙建立稳固的(缘起中道)基础,能够掌握好法住智的正见,进一步才来解读性空,这就不会产生偏失,而且对于二谛的整体思想更能通达无碍。

二、《阿含经》的相关整理(举道阶整理为例)

什么叫道阶的整理?很多初学者读《阿含经》,无论读五蕴相应、六处或缘起相应等,各别的内容都说可以解脱,到底要依哪一个方法来修呢?导师从这些随机散说的经典裡头,看出修证有先后必然的因果关係。

《阿含经》是佛陀对众生不同的教法,随机散说,想修禅定的众生,佛就跟他讲禅定;想修戒学或慧学,佛就跟他讲这些;由此,导师归纳出修学的次第不外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管我们要修念佛法门,或其他法门都好,当中绝不能缺少这些内容,因为修道有先后及必然的因果关係,且次第增上。

在导师归纳的三种次第中的第一种,就是《中阿含•习相应品》的次第,一个通于在家和出家的修学次第。在家的修学次第是从亲近善士、多闻正法开始。出家众大部分都从定慧开始,或是修学止观的次第开始。这就是导师对于道阶的整理,提供初学者修学的依据。瞭解了这些道阶的大方向后,我们就可以检视自己哪一部分尚未发心落实的,就要起步去修学了。

身为佛教徒,如果只有皈依,没有持五戒,实只能称为名字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除了皈依,还要落实持守五戒,才是名副其实的佛弟子,因为这才能表示有把佛法落实与次第履行的意愿──开始进入道阶。导师整理的这几种道阶,值得我们用心参考与省思。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一、《阿含经》

印順導師對《阿含經》






一、重视《阿含经》的理由

导师对于《阿含经》的贡献还有很多。大家知道导师为什么要重视《阿含经》吗?是不是导师觉得《阿含经》最好,其他的人都没有这样认为?我曾听过一个说法:读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会一窝蜂地偏去研究《阿含经》,而且都认为大乘不是佛说的。说者认为导师的思想有这样错误引导的问题。当我在细看导师着作的时候,我发现此人误解了导师。

(一)佛法根源在《阿含经》,是中观与瑜伽的共义

导师重视《阿含经》,不是导师发明的,《阿含经》是古代大小乘的学者共同的依据,不管你学的是大乘或是小乘佛法,《阿含经》都是根本。《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但到后面的十几卷,都是在阐述《杂阿含经》的经义。导师说,其实它要彰显的第一个用意就是大乘可能比声闻更加的殊胜;第二个用意就是一切佛法都是以《阿含经》为根源的,瑜伽学也如此。龙树学更不用说了,龙树论当中到处都看得到《阿含经》,他引用《阿含经》,其实是要纠正一些部派论师的错误诠释,让他们也能够回到佛法的中道思想,然后能够契入无分别慧,而获得解脱,绝非偏执某一家的思想而在言论上的斗争而已。

由此得知,佛法的根源在《阿含经》,是中观和瑜伽的共义。其实,不只是中观跟瑜伽这二系如此,确实而言,《阿含经》应该是大小乘学者共同的依据,它是很淳朴的经典,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

不管是后来的部派分化,或者是中观、瑜伽的深义,都可以在《阿含经》找到思想的渊源。所以导师说,这是每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应该要阅读探究的圣典。在导师的着作裡提醒我们,《阿含经》是一切佛法都重视的;但这又不是说导师叫我们只读《阿含经》就够了,导师没有这样的意思。值得阅读它是因为它是佛法的入门,能掌握纯正佛法的準绳,以及建立正见的根基。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地理解导师的用意,免生误解。

导师说,《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意指我们读《阿含经》的人,要真正掌握《阿含经》的精神及精髓,不能只是读《阿含经》就满足了,还要接触龙树学,尤其是《中论》或者《大智度论》,这会让我们对佛法的根本思想掌握得更加的贴切。

导师在《如来藏之研究》这本书的〈自序〉中谈到缘起与空,或者是唯识的熏变。在《阿含经》或者部派佛教都可以发现它的渊源,只有如来藏思想比较看不到明显的经证,但依然存有相关的线索。从何处看出唯识熏变于《阿含经》有渊源呢?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有提到:阿赖耶识在唯识学的定义主要是缘起,缘起就是种子,而缘生就是七转识。无论生死流转或还灭,都是由这种子所生的,故从此角度而言,导师辨明唯识学没有违背《阿含经》说缘起的原则,实就是阐明其思想的渊源。

 

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

双修

修慧的同时还要修福,就是多帮助其他众生,
其他的众生是谁呢?就是跟我们在一起生活、
工作,跟我们共处在一个大环境之中的人。
但是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用头脑、体能、时间、财力都可以,帮助人就是一种修行,
修的是福报、功德,
这种功德可以帮助很多人从贫病苦难之中得到平安、
得到快乐、得到幸福。

2013年5月12日星期日

由来

诵经的由来,源自释迦牟尼佛时代,
当时尚未有印刷术,也没有手抄本流通,
所以要学习佛法必须口口相传,
努力熟诵经章。演变到后来,
诵经便成了学习佛法、宣扬佛法的基本方法。
诵经有两个作用:一是弘法;
一是把经章的内容要义当成一面镜子,
用以检束、警惕自己的身口意行为。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观」

「观」就是思考、观察。外面的境界、
东西如果是你很喜爱的,你要马上返观内照:
「它是真实的吗?」要用佛法来思考、观察:
「它是因缘和合才成爲这样子的,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起变化,会消失的」,
所以你不必太贪恋它。
 心里既然存着「不必贪恋」的念头,那麽人家愿意给你当然很好,
不给你也无所谓,你也不用太在意。
「无所谓」就是一种自在,这种生活态度就叫做「随缘」。
但是要随缘,你就必须要「观自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可以先检查一下,你想要追求的那样东西,关系条件够吗?
因缘具足吗?不具足那就算了,不必勉强追求那个「果」了。
因缘具足时就随顺这个好因缘吧,但也不用太贪爱,
因爲它还会消失的!所以《般若心经》里光只是这几句话,
你就知道跟我们人生的关系是多麽密切啊!

2013年5月9日星期四

感恩

感恩对方,实际上是慈悲对方,也慈悲自己。
因为慈悲对方,你不会再反过来伤害他或报復他;
慈悲自己,你不会让自己痛苦、烦恼或生气。
其实,生气时对方可能会受伤害,但伤害最深的还是自己,
这对自己而言也是不慈悲的,也是伤害的,那是愚蠢、没有智慧。

所以,修行菩萨道的人,是自利利人的:
自利,是自己不要惩罚自己,也不要被他人刺激了以后,
就受到伤害。有智慧的人,受到别人的刺激、诱惑和阻碍,
这是别人的事,心不要受到影响。如何才能不受影响?
除了观念的调整之外,一定还要有修行的方法。

2013年5月7日星期二

发心

发心有两种:
一、发了生死的心,此心为小乘心──出离心,
发了此心,行到极点,可证罗汉果。
二、发菩提心,此心为大乘心,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综括佛法的宗趣,不外出离生死,广度众生。

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两种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两种人:
一种是不图回报,无怨无悔地扶持你、
帮助你的人,他们给予你博大温暖的爱,
使你的人生顺风顺水,收获快乐和幸福;
另一种人使你痛苦,带给你失败和挫折。
感谢打击你、欺骗你、伤害你的人,
他们同样促使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