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一、《阿含经》

印順導師對《阿含經》






一、重视《阿含经》的理由

导师对于《阿含经》的贡献还有很多。大家知道导师为什么要重视《阿含经》吗?是不是导师觉得《阿含经》最好,其他的人都没有这样认为?我曾听过一个说法:读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会一窝蜂地偏去研究《阿含经》,而且都认为大乘不是佛说的。说者认为导师的思想有这样错误引导的问题。当我在细看导师着作的时候,我发现此人误解了导师。

(一)佛法根源在《阿含经》,是中观与瑜伽的共义

导师重视《阿含经》,不是导师发明的,《阿含经》是古代大小乘的学者共同的依据,不管你学的是大乘或是小乘佛法,《阿含经》都是根本。《瑜伽师地论》有一百卷,但到后面的十几卷,都是在阐述《杂阿含经》的经义。导师说,其实它要彰显的第一个用意就是大乘可能比声闻更加的殊胜;第二个用意就是一切佛法都是以《阿含经》为根源的,瑜伽学也如此。龙树学更不用说了,龙树论当中到处都看得到《阿含经》,他引用《阿含经》,其实是要纠正一些部派论师的错误诠释,让他们也能够回到佛法的中道思想,然后能够契入无分别慧,而获得解脱,绝非偏执某一家的思想而在言论上的斗争而已。

由此得知,佛法的根源在《阿含经》,是中观和瑜伽的共义。其实,不只是中观跟瑜伽这二系如此,确实而言,《阿含经》应该是大小乘学者共同的依据,它是很淳朴的经典,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

不管是后来的部派分化,或者是中观、瑜伽的深义,都可以在《阿含经》找到思想的渊源。所以导师说,这是每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应该要阅读探究的圣典。在导师的着作裡提醒我们,《阿含经》是一切佛法都重视的;但这又不是说导师叫我们只读《阿含经》就够了,导师没有这样的意思。值得阅读它是因为它是佛法的入门,能掌握纯正佛法的準绳,以及建立正见的根基。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地理解导师的用意,免生误解。

导师说,《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意指我们读《阿含经》的人,要真正掌握《阿含经》的精神及精髓,不能只是读《阿含经》就满足了,还要接触龙树学,尤其是《中论》或者《大智度论》,这会让我们对佛法的根本思想掌握得更加的贴切。

导师在《如来藏之研究》这本书的〈自序〉中谈到缘起与空,或者是唯识的熏变。在《阿含经》或者部派佛教都可以发现它的渊源,只有如来藏思想比较看不到明显的经证,但依然存有相关的线索。从何处看出唯识熏变于《阿含经》有渊源呢?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有提到:阿赖耶识在唯识学的定义主要是缘起,缘起就是种子,而缘生就是七转识。无论生死流转或还灭,都是由这种子所生的,故从此角度而言,导师辨明唯识学没有违背《阿含经》说缘起的原则,实就是阐明其思想的渊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